随着经济情况转差,香港自杀率在过去八年一直上升,去年更达到15.1,即每十万人有15人自杀,不单远高于国际水平,更是自杀率高达17.2的2004年以来新高。当中更以中壮年男性的自杀率更高,达到27.46。负责研究的组织指出,中年男性受经济转差影响较大和不愿倾诉是中年男士自杀率显着上升有关,呼吁有需要者找人倾诉。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上周末(12日)公布,根据死因裁判庭报告,去年共录得1138宗自杀死亡个案,平均每日约有3.12人自杀死亡,自杀率(以每十万人的自杀人数计算)为15.1。翻查公开资料,这较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22年估计自杀率10.6为高。
数据又显示,去年自杀死亡个案中,37.5%为无业或失业人士。按年龄层分析,70岁或以上的自杀死亡数字最高,占整体23.9%;但中年的自杀率则创下八年新高,当中,男性自杀率的升幅尤其显着,30至39岁的自杀率由前年的19.05升至 24.38,而40至49岁的自杀率亦在同期由22.06升至27.46。该会理事会主席黄瀚之解释,上述年龄段的男士普遍是家庭经济支柱,长期受传统性别角色期待及标签影响,估计去年经济转差及失业等问题,令中年男性精神健康面临一定压力。
该会总干事暨自杀危机处理中心主任韦宝姬向本台指出,两性在求助与自杀率出现反向现象,以去年为例,自杀者当中,67%是男性;相反,寻求支援后获该会提供自杀危机介入服务的个案中,女性占65%,这既显示男士不愿在碰到困难时求助,亦反映求助多者,自杀率便低。
她续称,香港自杀情况自2017年起便不断上升,与疫情期间及其后的人际交往减少亦有关连,因为疫情起,人与人1间的接触减少,导致关系疏离,什么事都自己扛,不利缓解自杀压力。
该会数据亦显示,24小时情绪支援热线去年接获接近1.2万宗求助个案中,主要原因是精神健康(15.66%)丶家庭(14%)及人际相处(10.55%)。而自杀危机介入服务个案则以家庭(20.06%)丶经济(14.53%)及精神健康(12.39%)为主。
众和策略-众和策略官网-配资门户导航-网上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